校园文化

标识释义

标识释义

当前位置:首页校园文化标识释义

1. 开祖楼(综合楼)

wps14.png

 

“开祖楼”取“皇祐三先生”之首王开祖先生之名。综合楼我校最早投入使用的楼宇之一“开祖”也即“开山之祖”,取其肇始之意。

王开祖(1035—1068),字景山,北宋思想家,今温州鹿城人宋皇五年进士,任秘书省校书郎,处州主簿。后辞官回乡,在永嘉华盖山设东山书院讲学授徒。南宋永嘉学者陈谦称其为“永嘉理学之开山祖也”,遗著仅《儒志编》一书传世,故学界称他儒志先生。

2. 介夫楼(东区1号教学楼)

wps15.png

 

“介夫楼”取“皇祐三先生”继之者林石先生之字(介夫)。介夫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“阳门之介夫”,“介”为甲胄,“介夫”即披甲武士。学校以军警为特色,取“介夫”之名以托“军武”之意。东区1号教学楼是由四幢独立又连体的楼组成,四楼组合形式下观如错落的“介”字,与楼名有形似之处。

林石(1004-1101),字介夫,北宋思想家,今温州瑞安,世称塘岙先生。撰有《三游集》及《塘岙集》,今已散佚。陈傅良评价其说:熙宁、元丰年间,宋兴且百年,介夫以明经笃行著称于世。周行己他与程颐吕大临、袭原并举评其都行古道,被尊为世宗师”。

3. 昌期楼东区2号教学楼

 

“昌期楼”取“皇祐三先生之者丁昌期先生之名,作为东区2号教学楼的名称。昌期语出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七·周郊祀乐章》:“高明祚德,永致昌期”,取其“兴隆昌盛之期”之意。东区2号教学楼是我校发展期使用率最高的教学楼,也是最早投入使用的楼宇,其为两幢相连,状如双日叠加的“昌”字,楼宇与楼名有形似之处。

丁昌期,字逢辰,北宋思想家,今温州永嘉人(一说为瑞安人),宋元佑三年(1088)举明经行修科不获用,归隐永嘉东郊,建醉经堂讲学授徒,世称经行先生。

4. 傅良楼(中区实训楼

 

傅良”取“南宋永嘉四大家”陈傅良的“傅”取“辅佐、教导”之意,“良”取“善、美好”之意,“傅良”也即“导之为善”也,与实训楼的本意相通。

陈傅良(1137-1203),字君举,号止斋,学者称止斋先生,温州瑞安湗村人,南宋著名学者、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。乾道八年(1172)进士,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集英殿修撰,曾任职湖南,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,门墙极盛。陈傅良是永嘉学派承上启下人物,为学主经世致用,反对性理空谈,与永康学派的陈亮二陈著有《止斋文集》《周礼说》《春秋后传》《左氏章指》《建院篇》《历代兵制》《毛诗解诂》《八面锋》等。

宿舍楼:

1. 让楼(东宿

 

让楼”取晚清浙东学派代表人物孙让亦为“实学三孙”成就最大者”即“和悦谦让”之意学校临街的门户楼之一,形如两掌合握,造型灵动,恰如温婉君子之交,令人有和悦之感。

孙诒让(1848 -1908),幼名效洙,又名德涵,字仲容,别号籀庼,今温州瑞安人。中国晚清经学大师、爱国主义者和著名教育家,与俞樾黄以周合称清末三先生。有“晚清经学后殿”“朴学大师”之誉,章太炎称他“三百年绝等双”。同治六年举人,五应会试不中。官刑部主事,旋归不复出,专攻学术,精研古学垂四十年,融通旧说,校注古籍,著书三十余种《周礼正义》《墨子间诂》《契文举例》《温州经籍志等,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批注》二十卷《四部别录》二卷则是目录版本学的专著。

2. 衣言楼东宿

 

“衣言楼”取清中叶浙东学派孙衣言的名。衣言语出《尚书·康诰》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,绍闻衣德言。”“衣”通“依”,本义“依靠”,引申为“按照”;“言”指“德言”,合乎仁德的言论;“衣言”就是“按照合乎仁德的言论行事”。

孙衣言(1815-1894),清代官吏、学者、藏书家字绍闻,号琴西,晚号遁披,斋名逊学,浙江瑞安人让之父。道光三十年进士编修光绪间官至太仆寺卿,寻以疾乞归。生平努力搜辑乡邦文献,刻《永嘉丛书》,筑玉海楼以藏书有《逊学斋诗文钞》。

3. 锵鸣楼东宿

 

“锵鸣楼”取浙东学派孙锵鸣的名锵鸣语出屈原的《九歌·东皇太一》:“抚长剑兮玉珥,璆锵鸣兮琳琅”。“锵鸣”即“清越之声”,多用来形容金凤鸣叫,字面意思却显得尤为气势宏伟、威武雄壮。

锵鸣(1817-1901),字韶甫,号蕖田,晚号止庵浙江瑞安人。孙衣言、李鸿章师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进士,官翰林院侍读学士,以重宴鹿鸣加侍郎衔。著有《止庵读书记》《东瓯大事记》《海日楼遗集》。

 

4. 燕生楼东宿

 

“燕生楼”取晚清启蒙思想家宋恕的原字“燕生”即“安然生活”,“燕”取“安宁、安逸”之意。字面意思“燕”为玄鸟,有“燕燕于飞自在生活”之意

宋恕(1862-1910),即宋衡,近代启蒙思想家,原名存礼,字燕生,号谨斋改名恕,字平子,号六斋后又改名衡。生于温州市平阳县万全乡鲍阳村。与陈黻宸、陈虬并称“浙东三杰”,自幼资质颖异,有神童之誉。瑞安孙锵鸣奇其才,以小女许为婚姻。他抨击程朱理学,主张变法维新、设立议院、开设报馆、兴办学校、振兴工商等,确立了托古改制的思想体系,成为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,在江浙一带享有盛誉。

5. 芝生楼东宿

 

“芝生楼”取晚清启蒙思想家陈黻宸的幼名“芝生”即“如芝英琼华般生长”,“芝”取“志行高洁”之意。字面意思“芝”为神草,有“芝兰玉树”之誉,作为宿舍楼名与“燕生楼”相对。

陈黻宸(1859年-1917年),幼名芝生,一名崇礼,后名黻宸,字介石,晚年改名芾,室号饮水斋、烛见知斋温州瑞安人。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、政治家、哲学家和史学家,被誉为浙江大儒”“史学巨子,与陈虬、宋恕三人是名重清末民初学术界的东瓯三先生45岁考中进士,曾先后担任浙江省谘议局议长、浙江省民政部长、民国首届国会议员、众议院议员。

6. 庆安楼东宿

 

庆安”取晚清启蒙思想家张振夔的“夔”是山海经中的独腿神兽,吼声黄帝得此神兽,以其皮制鼓雷兽骨做槌,鼓声响彻百里,威慑天下。张振夔“庆安”,取黄帝战蚩尤、诛榆罔,以夔鼓振军威、胜之则天下大定之意。因而“庆安”即“庆祝天下安定”,“庆安楼”与“庆宋楼”平行而立、相互呼应。

张振夔(1798-1866),清代著名学者,教育家。字庆安,号罄庵,温州永嘉场下垟街(今龙湾区永兴街道祠南村)人。后历任常山县训导镇海县学教谕等职。精通经史,善古文辞,又懂军事、水利、律历、医药。任职镇海期间,鸦片战争爆发,积极参加当地的抗英斗争,上书《战守策》,兼管镇海战事后勤“监发军仓”,林则徐来浙时,面呈《战舰图》,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。张振夔有先进的教育思想,提倡六艺教育,离职后关心地方公益,办团练、改练法、兴水利、筑塘堰,注重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。著有《介轩集》20卷。

7. 庆宋楼东宿

 

“庆宋楼”取晚清启蒙思想家陈虬的字“宋”本义是“定居”的意思,“庆宋”也即“庆有居”。

(1851-1904),原名国珍,字庆宋,号子珊,后改字志三,号蛰庐温州乐清黄华北山村人,后去瑞安创业。他出身贫苦,祖父以更夫为业,父业漆匠。陈虬自幼勤奋好学,自学成才。光绪已丑(1889)举人戊戌变法前和汤寿潜(字蛰仙)合称浙东二蛰,和陈黻宸、宋恕合称东瓯三杰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,是造诣很深的中医师,是我国最早的新式中医学校创办人。他的生平以维新变法思想和中医实践两方面的光辉成就载入史册。

8. 文虎楼(中区宿舍楼)

 

文虎”取北宋末南宋初温州首位武状元潘文虎的字文虎”即“虎有文采”,“文武双全”之意。而潘文虎即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人才,虽是武将,但文采出众,曾与姜夔、陆游、叶适等人诗词唱和,生子潘柽,即为“永嘉四灵诗派的开创者”(叶适语)

潘文虎字叔山,生卒年不详,温州永嘉昆阳乡人,后徒居瓯海潘桥。北宋靖康元年(1126)武状元,授步骑将领成忠郎,是温州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。

 

9. 明远楼(西区宿舍楼)

wps26.png

 

明远”取南宋时期武状元朱熠的字。“明远”语出·殷仲文《南州桓公九井作》诗景气多明远,风物自凄紧”意为清朗旷远。该楼面朝瓯海大道,视野开阔,有明远之意。

朱熠(1192-1269),字明远,名叔耀,号肃庵,温州平阳县径口杉桥(今平阳水头镇)人。朱熠出身书香门第,尚武好文,南宋端平二年(1235)武举第一,历官阖门舍人、横州知州、雷州知州、右正言、殿中侍御史兼侍讲、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,为官清正廉明,为人刚正不阿,是宋史唯一立传的武状元。